無紡布歷史沿革
一、無紡布紡織工業的發展
截止1998年,全世界的無紡布消費量已達到240萬噸。在1970年時,其消費量僅為40萬噸,而到2007年,其消費量有望達到400萬噸。
無紡布的生產商主要集中在美國(占全世界的41%),西歐占30%,日本占8%,中國的產量僅占全世界的3.5%,其消耗量卻為全世界的17.5%。
人造纖維仍支配著無紡布的生產,而且在2007年以前,這種情形不會有大的改變。全世界范圍內用于無紡布生產的纖維中有63%為聚丙烯,23%為聚酯,8%為粘膠,2%為丙烯酸纖維,1.5%為聚酰胺,剩余的3%為其他纖維。
無紡布在衛生吸收材料、醫藥用、交通工具用、制鞋用紡織材料上的應用量有明顯增長。
二、無紡布生產和消費
全球無紡布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80萬噸,而到1985年時增長到110萬噸,1988年為140萬噸,到了1998年,全球無紡布消費量達到2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可達到370萬噸。
用于各種紡織品的人造纖維消費量在1983年時為1690萬噸,到1988 年增長到2040萬噸,1998年達到了3040萬噸,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量為3700萬噸,2007年可達到3830萬噸。
人造纖維在無紡布生產中的消費增長率預計到2005年,其消費增長率可達到10%,到2007年時將達到10.4%。導致無紡布工業消耗增長如此之快的部分原因為中國、東南亞、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的輔助工業的增加。
三、無紡布影響增長率的因素
所有影響人造纖維增長的因素都可或多或少地對以人造纖維為原料的紡織品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對無紡布紡織品影響Z大。人口增長因素對無紡布影響較其他用于服飾類的紡織品要小。但如果考慮到無紡布在嬰兒紙尿褲中的重要應用,則人口增長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天然纖維部分被取代對紡織品影響較大,但對無紡布影響不大,因為無紡布的生產基本上依賴于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在商業上的發展及無紡布的專業應用:由于國際經濟條約的建立,使得微纖維、復合纖維、生物降解纖維及新型聚酯纖維的貿易獲得了增長。這一點對無紡布的影響很大,但對服飾類及針織類紡織品的影響不大。取代紡織品及其他用品:這包括被無紡布紡織品、針織用紡織品、塑料薄膜、聚脲泡沫、木漿、皮革等取代。這是由產品所需具有的成本和性能的要求決定的。引進新的更經濟、更有效的生產工藝:即由聚合物制成各種物品、具有競爭力的新型無紡布的應用及特種纖維及無紡布紡織品添加劑的引進。
用于無紡布生產的三大纖維為聚丙烯纖維(占總數的62%)、聚酯纖維(占總數的24%)和粘膠纖維(占總數的8%)。在1970~1985年間,粘膠纖維在無紡布生產中的應用Z多。2000-2005年之間在衛生吸收材料及醫藥用紡織品領域,聚丙烯纖維和聚酯纖維的應用開始占優勢。在早期的無紡布生產市場,尼龍的用量很大,從1998年開始,丙烯酸纖維的用量開始上升,特別是在人造革制造領域。
中國各項建設中有不少規模巨大的工程,如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環保工程、西部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都將大大促進土工布、過濾材料、防水材料、包裝材料的消費。另外國內消費者收入的提高也將有力拉動各種衛生吸收性產品和空氣過濾材料、醫療衛生用品及勞保文體用品的消費。所以,中國無紡布業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永方業纖維制品(常熟)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無紡制品的生產加工,其主要用于汽車內飾無紡布、頂棚、主地毯、后備箱等。